乳化油是一種微小的油顆粒(不漂浮,不結塊),粒徑約為0.5~25μm,為淺棕色至深棕色液體或半固體,屬于金屬切削油。主要是冷卻,其次是潤滑,用于車(chē)削、鋸切、鉆孔、磨削等金屬粗加工。
磺酸鈉
一般乳化油是在70%~90%的燃料油(汽油、柴油或重油)中加入近30%~10%的水(質(zhì)量比,下同),然后加入0.5%~1%的添加劑,再用專(zhuān)用設備乳化。使油成為油包水的分子團。顆粒越小越均勻,乳化油的穩定期越長(cháng),通常為1~6個(gè)月。乳化油的油水分離會(huì )破乳化液,破乳化液后性能會(huì )喪失。如表面活性劑等分子吸附在乳化油/油粒表面,油粒表面呈雙電層結構。常用溶解氣浮去除乳化油,在氣浮前加入混凝劑使乳化油,提高氣浮去除效果。
乳化油燃燒過(guò)程中的物理效應被稱(chēng)為微爆理論。油包水分子團,油是連續相,水是分散相。由于油的沸點(diǎn)高于水,水總是先到達沸點(diǎn),加熱后蒸發(fā)或沸騰。當油滴中的壓力超過(guò)油的表面張力與環(huán)境壓力之和時(shí),水蒸氣會(huì )突破油膜的阻力,導致油滴爆炸,形成較小的油滴,稱(chēng)為微爆或二次霧化。小油滴爆炸后更容易燃燒。因此,油燃燒得更徹底,使內燃機或油爐達到節能的效果。水煤氣反應是化學(xué)。在缺氧條件下,燃料中高溫熱解產(chǎn)生的碳顆粒會(huì )與水蒸氣反應產(chǎn)生CO2和H2,使碳顆粒能夠充分燃燒,提高燃燒降低廢氣中的煙塵含量。
乳化油由基礎油和添加劑(乳化劑、防銹劑)組成,乳化油只有比例合適才更穩定。
只有當基礎油、緩蝕劑和乳化劑適當匹配時(shí),乳化油才能穩定。不同的油相需要不同HLB值的乳化劑,不同的油相組合需要不同的HLB值?;A油是緩蝕劑的載體,其粘度影響乳化油。粘度低,容易乳化;但如果粘度過(guò)低,保護油膜過(guò)薄,不利于防銹,基礎油的粘度應適中。
乳化劑。
乳化劑不僅是乳液的穩定劑,也是表面活性劑。它可以降低不混溶液之間的界面張力,形成乳液。表面活性劑分子通常由非極性、親油(疏水)烴鏈和極性、親水(疏油)基團組成。這兩部分位于分子的兩端,形成不對稱(chēng)結構。所以表面活性劑分子是兩親分子,既親油又親水。乳化油的類(lèi)型主要取決于乳化劑的性質(zhì)。乳化劑或表面活性劑能否溶于水或油,取決于親水基團和親油基團的相對濃度,一般用HLB表示。HLB越大,親水性越好。
15100750591
微信公眾號